近年,走了几个中国北方的农村,颇有收获。
我拜读过很多大师们的水墨写生作品,得见中国画水墨之精妙,线条之生动。
自幼习书,父亲检查、点评,写的好的画上圈,不好的则做个示范。记得,高一时才接触正规的绘画训练,先是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学素描,1981-82年在中央美院夜校,有幸成为罗尔纯老先生的学生,主要为高考学习素描、色彩,也就是现在的考前班。
在与罗老师学习的一年多里,素描、色彩有着长足进步,基本上开了窍,使我明白了素描写生中不仅是准和像,黑、白、灰,五大调子等,更重要的是主观意识、创造、创作,也有点、线、面的质量,鲜明的个性,也有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当时不太明白其中的高深含意,并没有意识到身边有位大师在指点,现在想想罗老师当年已经将中国画的书写性融入到了西画当中,甚至是素描写生中,看了罗尔纯大师后期的油画作品便可看到中国画的写意性。
1982年底,没能如罗老师所愿考中央美院国画系,而是应征入伍。当战士、保管员、广播员、放映员、绘图员,走了父辈走过的路,大学六年、舞台美术、影视美工、平面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折腾了二十几年,终于在疲惫中刹住了车,重新转向,驶向了最合适我的一条路,中国画。
通过这几年的创作、写生的摸索,逐步回忆起当年学画的很多场景,老师的形象与老师的教导历历在目。在家父的不断把关、端正方向、修正与维护下,我这辆车从崎岖的路上逐渐驶向较为平顺的路。
这似乎扯远了,但我认为上述的经历是很重要的,是值得一提的,对我现在的创作、写生是有很大帮助的。有丰富阅历的人才有丰富的想象,经历过挫折的人才能把握成功。
水墨塑造
我认为中国画水墨写生中加入西画的手段,这不是指照搬西画的处理方法,而是用西画的塑造理念来处理水墨写生中所遇到的具象物体的表现问题。“水墨塑造”,可以是一种填充。多次在北方农村写生,体会到这种填充的乐趣,这种“塑造的填充”是有质量的,不单是黑、白、灰关系,体面关系的塑造,而是包含着“水”与“墨”之间的关系,包含“笔法”与“水墨”之间的关系,包含着画面中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水墨塑造,几乎所有你眼中呈现的物象都可入画,都可将其生动的展现给观众,当然这只是水墨写生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我叫她“水墨塑造”。特别是在表现农村老宅、农具、街道、围墙等物象时,可以找到趣味、可以表现生动,又不失中国画的水墨特质。
平面移位
水墨写生中,构图是第一位,而在写生现场,你眼前的物象常常是不如人愿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哪?我把在水墨写生当中总结的方法称之为“平面移位”。谈到“平面移位”应该是两层意思:
一是:“平面”,“平面”是将通常我们看到的物象尽可能的平面化,纠正相片中的近大远小之概念,将远处的物象拉近,使画面趋向于“平面”化,同时也会增加画面的冲击力;将局部经典、精彩的部分,有意识的放大,有意识的趣味化,使其成为画眼,或是画眼的一种补充。
二是:“移位”,“移位”是指将并不在视觉范围内、不在预设的画面内的物象,经过挑选,可以“东拉西扯”有意识的“移位”到画面中,并安排以合适的位置;甚至将当时不存在的,而又是非常必要的物象,“移位”或说是“搬运”到画面中;同时将画面中存在的不必要的物象加以删除或更换。
我想有人会指着你的画说:“我也去过这个村,没这么漂亮……”,其实这就是我们外出写生的目的,这就是水墨写生的当场再创作过程所带来的乐趣与成果。
通过“平面移位”达到当时现场写生画面的完整,从而完成构图。这种构图是有“心智”的,是加强现场感受的,是有创意的,是生动可信的。
笔法入画
在水墨写生当中,要有笔法,要有书写性,称之为“笔法入画”。这种“笔法入画”尤为重要。中国画离开“书写性”是不行的,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会缺乏质量的。
在中国画水墨写生当中这里的“笔法入画”是对作者长期书法训练的一种检验,是作者独特书写语言的一种表现。“书写性”的这种表现是否恰当、合适,“适可而止”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过于强调“书写性”会脱离现场物象的本质,降低画面的亲切感。没有“书写性”,个性会消失,趣味会消失,这比前者更糟。怎样“适可而止”的使用“笔法入画”呢?书画同源说,肯定了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如何将书法中的笔法带入绘画,带入写生,困扰着很多人。我认为“书法”带入绘画中就成为“法书”了,“以法制书”便可有效的控制书写,正如父亲所说:“不立一法、不守一法、不傍一法,而又无法不备。”
其实“笔法入画”存在于多个方面,如:线的质量、墨的质量,皴法、非白等等,都存在着“书写性”,将这多种元素调整好,画面自然就会显现个性,显现一定的风格。这就是我们在长期水墨写生中需要不断摸索、探讨与提高的。
“笔法入画”是水墨写生中最让人兴奋的过程,如不能真正享受这一过程,应是一个遗憾。在写生时我们可能因一时兴奋会忘记笔法,但时间长了这种笔法就会很自然的带入画中,成为个性组成的重要部分。
脱景再渲
“脱景再渲”是指脱离写生现场回到驻地,或是画室,完全靠作者对白天写生现场的印象,又带有相当的对写生现场物象的记忆,是一个主观的、半主观状态时的二次渲染、调整的过程。“脱景再渲”是对画面中的各种物象统筹调整,对虚实、黑白、水墨、书写、色彩、色调关系的逐一调整,同时也是完成二次创作。“脱景再渲”一定是第一时间“脱景”完成,否则会不新鲜、不生动,作者对景物的第一感受会渐渐消失。与画友同行写生,闲暇聊天儿中解决“脱景再渲”,是一个很有趣的交流的过程。
在长期北方农村的水墨写生之余,归纳了以上几点体会,如“平面移位”、“水墨塑造”、“笔法入画”、“脱景再渲”,并不完全,望同仁们批评指正。
张禾
2010年8月8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